全部 图书 期刊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专家 纪念场所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名人研究 (9)
按年份分组
2015(2)
2013(1)
2012(1)
2011(1)
2009(1)
2007(1)
2003(1)
1998(1)
按来源分组
文学评论(1)
艺术品鉴(1)
文艺评论(1)
华中学术(1)
中国人民大学(1)
南京师范大学(1)
西南大学(1)
龙岩师专学报(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1)
相关搜索词
简析茶陵诗派的诗歌理论主张及其价值
作者: 王燕芸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承上启下  麓堂诗话  格调说  茶陵诗派 
描述:茶陵诗派作为连接明初台阁体与明中叶复古派的纽带,在明诗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以李东阳为核心人物的茶陵诗派诗人在批判和继承台阁体文风的基础上,对诗歌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创作了诗歌理论纲领《麓堂诗话》,提出了“格调说”、“诗文异体论”、“诗贵新意说”等理论主张。明诗经过茶陵诗派的发展,由富丽雍容、肤廓冗长的台阁体风格转入“诗必盛唐,文必秦汉”的复古风尚。
古代文论札记三则
作者: 郭丹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前后七子  古代文论  格调说  风调  远别离  以文为诗  散文化  借景抒情  岘佣说诗  含蓄委婉 
描述:一)格调,指不同凡俗的体格风调,体现作者的主观情志,具有雄浑刚健、清奇遒举的诗歌品格。李东阳的格调说,崇尚唐诗的雄浑,又强调以声调来辨析诗体,对前后七子和沈德潜等人产生重大影响。(二)曲与直,曲指含蓄委婉,直指直抒胸臆。曲可借景抒情,借物达意,以少总多;直可一气流注,直率真淳。(三)以文为诗,指的是诗的散文化倾向,其开创者,可追溯到杜甫、韩愈并影响到宋代的以议论为诗
李东阳论杜研究
作者: 马思思  来源:西南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格调说  李东阳  杜诗评论 
描述: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是唐朝乃至整个诗歌发展史上的一颗明珠。杜诗批评发端于唐代中期,在宋元两朝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明代又呈现出新的局面。随着杜诗批评视野的不断扩大和批评方法的日趋完善,杜诗学研究不断产生新的成果,为后世杜诗批评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明代前期,政治形势和思想潮流不断发生变化。李东阳作为当时的政治领袖和文坛领袖,为世人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杜诗批评理论。首先,延续前人的杜诗“集大成”说和“正变”观,李东阳进一步阐发了杜诗在多种层面的“集大成”,同时针对“正变”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多元化
茶陵派研究
作者: 司马周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茶陵派  承上启下  格调说  李东阳  儒雅品味 
描述:论文以成化、弘治年间的茶陵派为研究对象。台阁体文学发展到正统初年以后,开始渐趋式微。当时文坛不少作家对台阁体文风进行了批驳和纠正,而以李东阳为宗主的茶陵派就是在此文学思潮中脱颖而出的,茶陵派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逐步占领文坛的显著地位,引导文学时尚,盛行一时,凸现出他所在时代的精神内涵与文学魅力。茶陵派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衔接“台阁体”与“前七子”的过渡流派,它担纲了历史赋予的重任,在对台阁体纠编起衰的同时,又为“前七子”复古理论的张扬奠定了基础,它扮演了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对茶陵派进行研究,能够有助
论明清格调说
作者: 张正明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格调说  格高调逸  格调 
描述:正如同很多理论的发展过程往往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形态一样,中国古代文论也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兴盛、衰落再到复兴的过程。具体地说,中国真正的文学评论产生于魏晋以后,兴盛于齐梁时代,而衰落于唐宋金元,复兴于明清时期。因此,明清文论尤其是明清诗学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占据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对明清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格调说”进行详细梳理,进而彰显其在明清诗说中的重要价值。 明清诗坛的李东阳、前后七子、沈德潜等人力倡复古,标举格调,尊崇汉魏盛唐诗歌而排斥宋诗,形成了后人称之为“格调说”的诗歌理论,这种理论主张包
略论文体与李东阳的“格调说”
作者: 李树军  来源:华中学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体  格调说  体系性 
描述:李东阳的“格调说”不但是一种诗歌创作主张,也是一个潜在的诗歌理论体系,即以才识为基础,根据诗歌通人心,诗歌之道与政教风俗相通的原理,通过声调、体格的讽咏和辨认,以达到陶冶性情,流通精神,感发志气,了解和认识物理、政教风俗的目的.“格”就是体格、体制,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体裁和风格;“调”就是声调,有时也指诗歌的风格体貌.文体是“格调说”诗歌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是把文本同接受主体、创作主体和世界联系起来的关键和枢纽.
李东阳的“格调说”及其影响
作者: 闫霞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七子派  怀麓堂诗话  前七子  格调说  宋诗  李攀龙  诗歌创作  论诗  音乐性  元诗 
描述:一有唐诗这一高峰横亘在前,宋人在诗歌创作上已面临不小压力,在另辟途径的过程中,以理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作法导致离诗趣越来越远,创作日益陷入困境,开始向前代优秀的创作学习。明代文人在思想上先是惧祸于"文字狱",后受八股科举的桎梏以及商业的侵蚀,创作力也是日益下降。
学术史料与理性思辨交相辉映:评司马周博士《茶陵派学术档案》
作者: 张英  来源:艺术品鉴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研究史  学术档案  明初  格调说  武汉大学出版社  博士论文  李东阳集  理性思辨  台阁体  明中叶 
描述: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在明初"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文学向明中叶复古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百年来,许多学者对茶陵派进行了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形成了一部茶陵派研究的学术史。司马周博士的《茶陵派学术档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对百年来茶陵派研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评介,为我们呈现出一段清晰的茶陵派学术研究史。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对该书的特色和价值略作评介:
明代歌诗考:兼论明代诗学的歌诗品质
作者: 孙之梅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性灵说  诗歌  格调说  歌诗  民歌  李东阳  明代诗学  李梦阳  论诗  四库全书 
描述:明代诗学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是格调说和性灵说,由于对曲以外的歌诗缺乏认识,关于二者的研究,前者侧重于范畴的界定与渊源的考辩,后者则突出其时代精神与思想史意义的阐释,皆程度不同地无视明代诗学赖以产生的独特生态以及诗学本身的具体指向。明代有无文人歌诗?清代以来,学术界就认为歌诗之法至明已亡,完全变成了文章之事。但是我们发现明代除了民歌外,尚有文人歌诗。文人歌诗乐律与诗歌声韵的二而合一的理念,直接导致以声论诗,而以声论诗又是格调论中"调"的直接来源。民歌"其曲胡,其思淫,其声哀,其调靡靡"的声乐特点,以及这种声乐所
上页 1 下页  跳转至:第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