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专家 纪念场所
栏目导航
  株洲名人   (51)
  当代名人   (12)
  近现代名人   (28)
  古代名人   (11)
  名人研究   (19273)
  古代名人   (4382)
  明代   (1753)
  清代   (262)
  唐代   (60)
  元代   (11)
  近代名人   (7261)
  当代名人   (5544)
  图片集锦   (26)
  当代名人   (0)
  近现代名人   (0)
  古代名人   (4)
  影像中心   (17)
  地方视频   (2)
  访谈讲座   (4)
  人物风采   (11)
  当代名人   (0)
  近现代名人   (0)
  古代名人   (0)
李东阳书学研究
作者:魏婧姝  学位年度:2011-01-01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书学思想 书法 李东阳 文艺 
描述:明代书法分为三个时期,前期的书法注重追求典雅工巧、形式的整齐划一,不在乎书家的个性和字的意蕴。这种书法被称为“台阁体”书法,而与“台阁体”书法同时并存的还有诗文“台阁体”。李东阳生活的时期恰逢“台阁体”盛行的时期。他认识到“台阁体”给文坛和书坛造成的极坏影响,针对台阁书体,提出了自己对书法艺术、文学艺术的新认识。他的文艺思想和书法艺术影响了很多文人书家,并逐渐形成了“茶陵派”。这个流派影响了后世书坛,为明中期书坛中一些书法流派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李东阳的文学思想、诗文主张在文学界已经有很多学者专家在研究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格调诗学研究
作者:徐姜汇  学位年度:2015-01-01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关键词:怀麓堂诗话 格调诗学 创作论 李东阳 鉴赏论 本体论 
描述:李东阳是明代中前期的诗坛领袖,他的诗学观点主要集中于《怀麓堂诗话》,此书是他对文学创作经验和诗学思考的总结。他所提出的格调诗学也是一个完整的诗歌理论体系,主要由本体论、创作论和鉴赏论三部分组成。首先,李东阳在本体论层面对诗歌的本质特征、发生功用和体制格式进行了探讨,认为诗歌是由内心真实情感引发的,以音律、兴象作为其本质属性,以表现情感意志为目的,并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文学样式。其次,从创作论层面强调诗人应宗法盛唐,以盛唐时期的诗人和作品为模仿对象和创作标准,在此基础上做到自得于心,创造出具有个性特色的诗作;
明清诗学理论与柳诗的阐释
作者:李玉华  学位年度:2017-03-24 学位授予单位:政治大学 关键词:明清诗学 阐释 柳诗 柳宗元 
描述:神韻是詩歌藝術的本體或生命,它直指詩歌的純粹性,是詩「美」之所在。神韻講求「聲外餘響、意在言外」,這份餘響與言外之意,不在有形處求取,而在無形處心領神會。司空圖、蘇東坡為明清以前相關於神韻論述之詩論家,前者提出「味外味」;後者提出「枯淡」說。司空圖拈出柳詩的「深遠」;而東坡對柳詩「枯淡」的闡釋,或成為明清詩論家闡釋柳詩的起點。明代格調兼主神韻的詩論家有謝榛、王世貞、胡應麟、陸時雍等人;清代主神韻的詩論家則有王士禎與宋犖二人。謝榛以為柳詩意傷直切;王世貞以為柳詩刻峭,不若蘇州平淡;胡應麟以為柳詩偏於清峭;陸
明清格調詩說研究
作者:元鍾禮  学位年度:1967-01-01 学位授予单位:国立台湾大学 关键词:中國文學 格調詩說 明清 文學 
描述:本論文旨在研究明清的格調詩說。以李東陽、李夢陽、何景明、王世貞、沈德潛為 探討的主要對象。從他們的論著中來發現格調的意義和他們的意義和他們的詩學理 論。本文分四章,內容如下: 第一章 緒論,簡述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各論,將格調論中主要的詩論--李東陽、李夢陽、何景明、王世貞、沈 德潛等人的詩論--加以整理析論。 第三章 綜論,就第二章所討論的問題,加以綜合論述,來說明格調說的全貌和格 調的意義。 第四章 結論。 #2810001 #2810001
明前期诗坛宗唐思想下的格调论与性情论对前七子的影响
作者:宋黎黎  学位年度:2011-01-01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关键词:明前期诗坛 前七子 性情论 格调论 
描述:明代中期,前七子发起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文学复古运动,在诗歌方面主张“诗必盛唐”,明确提出宗法唐诗的诗学主张。但是,明代诗坛的宗唐思想并非始于前七子。早在明前期诗坛,宗唐思想就已成为诗学思潮的主流。本文认为明前期诗坛的宗唐思想,为前七子“诗必盛唐”理论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铺垫。格调论和性情论是从明初诗人到前七子一直贯穿下来的两个非常突出的诗歌理论。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深入探讨明前期诗坛的宗唐思想对前七子的影响。上篇主要研究宗唐思想下的格调论。本章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节介绍明初吴中诗人高启重视
明代诗歌理论的流变
作者:芦宇苗  学位年度:2009-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关键词:学术艺术 诗歌 明代时期 思想文化 
描述:本论文以广泛挖掘有关明代诗歌理论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试图通过对原始文献的研读,并运用个案分析与综合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明代诗歌理论的流变进行解析,探寻其演进的主要脉络,发掘其内在的逻辑规律,以期对其发展做一系统的梳理。 本文共分八章,按时代先后论述明代诗歌理论的流变: 第一章,论述元末明初的诗论。从杨维桢着手,通过研究杨维桢与铁雅派的诗论主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而论及明初受其影响的高启、宋濂、刘基、孙蕡等的诗歌理论,而由于明初文人普遍受到庙堂文化崇儒复雅的影响,从而使各派逐渐融汇。 第
明代诗学中的“自然”
作者:李然然  学位年度:2015-01-01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关键词:明代诗学 自然 
描述:“自然”是中国诗学的重要概念,自魏晋南北朝兴起以来,一直是中国诗学表达审美理想、阐述诗歌创作与审美问题、评价诗歌价值的重要凭藉。中国诗学的“自然”是由先秦以来道家哲学演化而来。最早提出“自然”观念的是老庄。老子说:“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认为作为道家思想最高范畴的“道”其基本规定即是“自然”。魏晋玄学的基本观念“圣人贵明教,老庄明自然”(《晋书·阮瞻传》引王戎语),也揭示出“自然”的观念是道家区别于其他思想理论的根本特征。受道家思想,尤其是魏晋玄学“自然”论的影响,“自然”开始被引入到文学批评
明代诗声理论研究
作者:李国新  学位年度:2015-01-01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关键词:诗声理论 范畴 明代 研究 
描述:诗声理论研究是阐释中国诗学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一种微观、纵深、精细的研究,它与中国传统诗乐合、离的更迭发展流变关系颇大。诗声即诗歌的声音,以声律为主,其形成主要在声韵、节奏、字法、句法、章法、体式等六个层面,并主要呈现为自然之声和人为之声。明代诗声理论丰富,明人将诗学与哲学、美学等联系起来,从声气关系、声义关系、声情关系、声形关系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使明代诗声理论既有回归传统诗学的倾向、又进一步发展至诗学之很高境界——神韵。总之,明代的诗声理论及与之相应的诗歌创作实践均颇有特色与价值。笔者首先从历时的角度
明代茶陵派诗论研究
作者:连文萍  学位年度:2007-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东吴大学 关键词:茶陵派 诗歌 评论  李东阳 明代 
描述:明代詩歌評論主要有復古、趨新二端,而明人好結黨社,偏執立論的作風,更增添黨同伐異的強硬色彩,故研究明代詩論,必須特別留意所形成的派別及跟隨派別而來的詩論異同。茶陵派是明成化、弘治間以李東陽為中心所集結的團體,由於成員皆身在館閣,對當時文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繼起的李夢陽、何景明,乃至在李、何強勢下獨能空無依傍的楊慎,俱出自其間;而該派詩論完整,復有豊富的創作輔翼,乃居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位。本論文首先描繪茶陵派的輪廓,探討其緣起,統攝其成員,並評介該派在創作及評論上的大致業蹟;進而爬梳簡擇各成員著作及相關記
明代茶陵派诗人李东阳乐府诗的叙事性
作者:亢一帆  学位年度:2010-01-01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关键词:茶陵派 叙事性 李东阳 乐府诗 诗史之争 
描述:李东阳作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其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在整个明代文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价值和意义,作乐府诗百首,作为其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品不管是诗歌体式、艺术风格,还是题材、主题,都带有很大的创造性,与传统乐府诗绝不相类。这些乐府诗因体制特异,而引起时人与后人的高度关注,其中有褒有贬,有毁有誉,一直争议不休。客观、公允地分析西涯乐府的创新之处,并从历史上诗体的发展与演变、功能的转移与扩展等方面肯定这种创新的价值,应当也是一项有益有工作。 本文的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李东阳的生平及其乐府作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