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专家 纪念场所
栏目导航
  株洲名人   (51)
  当代名人   (12)
  近现代名人   (28)
  古代名人   (11)
  名人研究   (19273)
  古代名人   (4382)
  明代   (1753)
  清代   (262)
  唐代   (60)
  元代   (11)
  近代名人   (7261)
  当代名人   (5544)
  图片集锦   (26)
  当代名人   (0)
  近现代名人   (0)
  古代名人   (4)
  影像中心   (17)
  地方视频   (2)
  访谈讲座   (4)
  人物风采   (11)
  当代名人   (0)
  近现代名人   (0)
  古代名人   (0)
颜元叔与其狂飙的文学批评年代
作者:卢玮雯  学位年度:2018-07-29 学位授予单位:中兴大学 关键词:文学批评 新批评 颜元叔 文学理论 
描述:五、六○年代,台灣文學創作在戰鬥文藝的氛圍中嘗試開創文學的各種可能,文學批評卻相形荒涼。直到六○年代中期開始,台灣文學批評有了重大變化,一個影響日後台灣文學批評與文學概念的新風潮開始醞釀,開創起這新風氣、帶領這段風潮的中心人物便是「顏元叔」。顏元叔是六○年代中期至七○年代初竄起的文學評論者,以作一個專業文學批評家為志,引介英美新批評等文學理論到台灣並大力推行批評實踐。他的文學主張與批評為台灣文學界帶來許多刺激與挑戰,留下至今影響深遠的貢獻。然而如今談論七○年代的台灣文學時,卻甚少有人提起這位當初稱霸於文壇的批評家,今日我們在建構臺灣文學面貌時,對於一位開創台灣文學批評新局的重要文學家,應該要有更多的探討,不應塵封他於歷史塵埃之中。本論文以顏元叔在六○年代中期開始至七○年代末的文學批評活動為研究範圍,考察其對台灣現代文學批評在理論的建立與實踐方面所做的貢獻,探討顏元叔狂飆而起的六○年代末至七○年代結束,試圖將顏元叔如何崛起發展又是為何離場做一個釐清。研究方法將以顏元叔的文學批評為出發點,向外輻散論及同時代與顏元叔交鋒的文學界、批評界的作家、學者,顏元叔對文學批評帶來的刺激以及其他文學參與者與顏元叔的互動等都是研究焦點。在顏元叔逐漸被淡忘的今日,重讀顏元叔的批評文字試圖與其對話,是本論文的目標,在一切翻捲的漩渦沉澱後,期望能將顏元叔的功與過做一個初步探討,以開啟日後更豐富的研究討論。以下是本論文各章節的簡要說明:第一章「緒論」,詳述本論文之研究動機、方法與範圍。第二章「顏元叔與當代文學批評」,討論顏元叔出現以前台灣文學界的景況與顏元叔的批評作為有什麼樣的關係,以及顏元叔登場後他大開大闔的作風和風雲變動劇烈的七○年代產生什麼樣的交互作用。第三章「顏元叔文學理念的建構」,探討顏元叔文學信念承繼於何處,又是如何發展為個人理論與文學批評準則。第四章「顏元叔的新批評實踐」分別,檢視顏元叔關於現代小說、現代詩與古典詩的實際批評文章,探討他在推廣新批評理論之時,又是如何實踐新批評,而他的實踐又給台灣文學帶來什麼樣的刺激。第五章「結論」敘述顏元叔在台灣文學界的退場以及他所留下不可忽略的成就,以及他扭轉台灣文學批評風氣方面不可磨滅的貢獻,期待藉由本論文引起更多研究者投入「文學批評再批評」的開發與研究。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时间主题
作者:孙秋英  学位年度:2007-01-01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关键词: 救赎 时间  创伤  焦虑 
描述:时间作为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关键词,早已被广大评论者注意到。颜元叔在《白先勇的语言》里最早指出“白先勇是一位时空意识、社会意识极强的作家”,欧阳子在他的基础上,通过对《台北人》系列小说的进一步剖析,得出结论:“潜流于这十四篇中的撼人心魄之失落感则源于作者对国家兴衰、社会剧变之感慨,对面临危机的传统中国文化之乡愁,而最基本的,是作者对人类生命之‘有限’,对人类永远无法长保青春,停止时间激流的万古怅恨。”尽管如此,作者却仍觉意犹未尽:“欧阳子说整部《台北人》讲的都是时间——过去与现在。其实,从开始写作以至现在,也许就只讲了那么一点。” 时间主题是白先勇小说创作中最核心的主题。从这一主题出发,不仅可以探测到白先勇小说深蕴的生命内涵,而且能够较为完备地梳理出作者的创作轨迹,也为打开白先勇小说研究的新局面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意欲从时间的畏、伤、哀三个心理层面,通过论述时间流逝对青春和生命的剥夺给个体人所带来的悲剧性体验,进而关注在此境遇下小说人物对救赎的寻求,及其书写本身对书写者所具有的生命超越意义。在论述方法上,笔者试图从时间腐蚀性与吞噬性出发,以情感、文化、历史为媒介,把白先勇小说的整个创作过程都纳入到时间的框架里进行考察。笔者抛开以往评论者在时间的架构功能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努力,着重从时间心理经验出发来把握白先勇小说中的时间主题。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时间之畏:青春易逝的焦虑。从时间的腐蚀性出发,通过时间对青春所预示的真与美的侵蚀与剥夺,来解读白先勇小说中的成长焦虑与衰老焦虑,进而论述时间之畏背后的青春理想主义情结。 第二章时间之伤:人生如寄的虚无。从时间的吞噬性出发,通过时间终结对生命所预设的死亡归宿,来解读白先勇小说中的文化、历史危机的双重书写,进而论述时间之伤背后的生命幻灭与沉沦。 第三章时间之哀:向死而生的悲怆。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出发,通过人对时间的绝望反抗来解读白先勇小说中的爱与艺术的救赎意义,进而论述时间之哀背后生活与艺术的永恒悖论。
想像世界•发现台湾: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历史考察
作者:刘于慈  学位年度:2018-07-29 学位授予单位:中兴大学 关键词:世界想像 研究史 台湾主体 现代主义 
描述:本文研究重點從「研究史」的角度切入,檢視「現代主義文學研究」的發展景況,探究不同時期、不同學術階段,學者如何援引不同的理論架構詮釋現代主義文學,彼此間的差異觀點為何?藉以觀察現代主義思潮與台灣歷史文化發展之關係。並從「現代主義文學研究」的脈絡中,關照台灣主體流動的變化,台灣的知識份子如何在與西方的依違關係之下,構築「台灣」與「世界」的地圖想像,在「世界」、「中國」、「台灣」三個象徵座標當中,如何彼此對應參照,從中衍生不同時代對世界的想像圖景。筆者擬將「現代主義文學研究」的發展脈絡,由觀點特色與代表人物為軸,區分為幾個階段性的研究特徵:第二章從夏濟安與顏元叔的觀點出發,學院派援引新批評理論分析文本,以文學形式作為標準,建立現代主義的美學典範,隱含台灣與歐美的接受關係。第三章從陳映真和葉石濤的觀點出發,從社會背景進入文學研究,陳以「人」為焦點;葉以台灣的「土地」空間為關照,雙方皆批判現代主義的虛無、親美,台灣與歐美之間轉為排拒關係,世界地圖的想像產生扭變,台灣主體逐漸在場。第四章由張誦聖的論點切入,他透過文學場域的觀念重申現代主義有其生發的社會背景因素,並以文學體制的觀點,強調現代主義文學具有藝術自主、菁英美學的特色,對世界地圖的想像裡,「台灣」形象空泛,並僅存菁英。第五章以多元現代性為題,九○年代後,「現代主義文學研究」形塑多重的辯證情境,陳芳明和邱貴芬以後殖民視角為主,站在台灣想像世界,並納進第三世界作為研究取徑。 回顧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研究」的歷史變貌,探析研究史之觀點差異與文化氛圍,辯證台灣與世界主體挪移之觀念,得知現代主義文學和鄉土文學並非二元對立的關係。在台灣的空間想像中國;或者在台灣的空間想像台灣,抑或認知台灣處於第三世界的位置,透過第三世界想像世界地圖,皆是經由與西方的對應關係,確立自身(主體)在世界的位置。因此,全面性關照「現代主義文學研究」的發展圖像,可重新審視現代主義文學之定位,並進一步勾勒台灣精神史的移動軌跡。
孙康宜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女性」与「中国」
作者:黄星桦  学位年度:2016-01-01 学位授予单位:台湾大学 关键词:汉学研究 中国文学 妇女文学 知识位置 孙康宜 性别研究 位置性 
描述:本论文由三个层面切入孙康宜中国文学研究的位置性。第一,考察孙康宜对周蕾後殖民�女性主义批评的反驳。孙认为中国�女性文学被西方汉学界忽视,不是由於东方主义或父权宰制,而是出於经典化的延迟。因此,中国文学研究的任务乃是为中国文学「补白」。为补经典之白,孙也以「穷而後工」的观点看待文学作者的生命困境,而不是指其困境出於霸权。第二,以颜元叔、叶嘉莹和高友工为参考座标,指出颜元叔和叶嘉莹对中国文学研究的知识定位,存在着现代�普世性与传统�特殊性的拉锯;但孙康宜推展了高友工「修正与补充」的立场,认为中国文学研究的知识主体性在於发掘其特殊性,并藉此延展文学的普世性,从而参与世界。第三,考察孙康宜对傅柯权力观的挪用,指出孙较强调权力的流动性,而较忽略其宰制或监控的一面。孙也藉对傅柯的诠释,将中国妇女文学研究的焦点由权力分析,转向美学探讨。由以上可知,孙康宜研究中的「中国」和「女性」有着平行关系。无论看待西方汉学或性别研究,孙康宜皆强调西方�中国和男性�女性之间的「互补」,而非「差异」。这个平行关系,也和其散文作品、政治�社会评论有所呼应。并且,上述「平行」和「呼应」的关系,可以相互阐明。
台湾早期幽默散文研究
作者:谢郁慧  学位年度:2018-07-29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大学 关键词:翻案 杂文 学者散文 幽默散文 台湾文学 
描述:「幽默」可以說是區別古代散文與現代散文的劇烈特徵,「幽默散文」也是區別「滑稽文學」與「幽默文學」的獨立區域,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的發展實已臻至繁榮盛景,不論是言志幽默學者散文家還是載道幽默雜文家,他們的作品展現出高度寫作藝術技巧,及心目中理想國度的示範,尤其在這些幽默作家作品背後幽默風骨的展現、人生智慧的啟發,它反映出一個有深厚背景的文化心靈。本文共分六章,提要如下:第一章<緒論>:首先闡述研究動機,研究目的,並對研究範圍加以規範,本論文研究方法,包含許多面向,除了文學它還涉及了美學、喜劇、幽默、心理學的範疇,其內涵外延是豐富而多樣的。以下章節從縱的歷史溯源,到橫的作家文本分析,到研究者、讀者鑑賞,去分析歸納幽默散文類型特徵,進而呈現幽默散文高度的藝術境界。第二章<幽默散文概述>:中國自古以來的「幽默文學」作品,多以「滑稽文學」稱之,在論述幽默文學的特徵和幽默散文溯源前,需將這兩者加以正名劃界釐清。現代幽默散文的風行,有其歷史發展的背景,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的發展是中國三、四十年代幽默散文的延續與拓展。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不同幽默散文風格,如移民文化衝突後的幽默轉化,鄉土幽默的在地書寫,專業文化的幽默多元書寫,這些都豐富了台灣幽默散文的版圖。早期幽默散文創作者,約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表現個人情志,講究文字藝術,的「言志」幽默學者散文,另一種是積極發聲,對社會有強烈責任感和影響慾的「載道」幽默雜文。第三章<早期幽默散文作家論–學者篇>:以幽默發展脈絡來看,台灣幽默學者散文類型作家,是延續了五四以來「言志」一派的文學傳統,這一派作家重於個人性靈的體現,講究文字藝術,樹立了幽默散文典型風範,如林語堂幽默散文體系的建立,梁實秋開創了幽默散文範式雅舍體,吳魯芹自由主義下幽默風骨展現,余光中重新開創幽默散文語言意象的創新,這一派幽默學者散文具有承先啟後及創新的歷史意義。第四章<早期幽默散文作家論–雜文作家篇>:這一類幽默雜文作家其寫作意圖明確,他們多半選用專欄或雜文來發聲,目的是希望引發更多人關注社會的議題,所以這一類的文章較不重視文學的藝術性而重目的及功用性,這一派作家是延續魯迅「載道」的雜文傳統。何凡是幽默專欄的健將也是幽默最佳翻譯及引介人,柏楊對歷史文化的諷刺批判精神,顏元叔是學者型雜文的發端者,代表從幽默散文到幽默雜文的過渡,丹扉、可叵則寫下女性閨秀散文外的另一章。第五章<早期幽默散文的寫作技巧>:從幽默散文的選材藝術、語言藝術、結構佈局來看幽默散文的寫作技巧。在選材上它有各種題材類型的示範,及表現方式。幽默語言特具有言外之意、絃外之音,講究一種含蓄的藝術,所以象徵、雙關、諧音暗示等修辭,需要讀者慧心領悟。幽默散文在構思時特別要「別具隻眼」才能看出人的行為荒謬、矛盾、可笑之處,除了構思的創新,也愛作翻案,從自己感受出發,幽默作家的獨到見解就表現在當中,同時也展現出幽默散文高度審美藝術特徵。第六章<結論>總結研究成果,發現幽默散文的特徵,及幽默散文價值,這是研究的收穫。期待在論文從根的溯源後能尋繹出繼承與發展的文學規律,或整體脈落,讓它更有系統可循。早期幽默散文是未受到關注的一塊,若能藉由探索、解釋、評價,完成這階段性的任務,這也是研究結果所希望達成的最終目的。
从使命到天意 论哈姆雷特的转变
作者:吴致莹  学位年度:2018-07-29 学位授予单位:台北艺术大学 关键词:灵知主义 哈姆雷特 忏悔 独白 
描述:Harold Bloom在其著名的莎評巨著Shakespeare:the Invention of the Human一書中提出,從Ur-Hamlet到Hamlet,莎士比亞不斷地修正自己的作品。他接續Peter Alexander的觀點,將Hamlet的前身Ur-Hamlet視為莎士比亞的作品(而非Thomas Kyd的),並以此說明《哈姆雷特》呈現了莎士比亞那不斷自我修正的痕跡。Bloom在哈姆雷特身上也看到這樣的自我修正。他與Jenkins都指出,第五幕的哈姆雷特已經從前四幕的哈姆雷特轉變成另一個人。本文從「使命」(calling)與「天意」(providence)的角度,說明我對於「哈姆雷特的轉變」的理解。使命、天職或呼召(calling)內涵著宗教的概念,它表示「上帝安排的任務」。哈姆雷特受教於日爾曼的威登堡大學,是莎士比亞創造的人物中,最具有新教悲劇精神的人物。在路德派的神學裡,人們找不到塵世生活的根基;哈姆雷特在這樣的憂鬱裡,也找不到復仇的著力點。第五幕的哈姆雷特從大海回來,他不再相信命運與他的對話:預兆,他說:There is special providence in the fall of a sparrow。他放棄復仇作為連接無限界的使命,他遙望不可知的天意,在塵世生活中形塑自我的生命。本文第一章從顏元叔先生的「三個同心圓」理論出發,分層討論《哈姆雷特》。第二章則從傅柯的「說真話」概念,理解哈姆雷特的瘋狂與雙關語。第三章將靈知主義者的世界與哈姆雷特身處的丹麥放在一起,使我們靠近哈姆雷特的孤獨處境。第四章從奧古斯丁的懺悔、天主教式的懺悔與英詩戲劇性獨白的比較中,理解哈姆雷特那種自我竊聞式的獨白。第五章則比較中世紀與宗教改革後的巴洛克世界,從中說明使命、天意與哈姆雷特轉變之關係。
三三文学集团研究
作者:沈芳序  学位年度:2018-07-29 学位授予单位:静宜大学 关键词:张爱玲 《中国时报》 朱西甯 《联合报》 乡土文学论战 三三文学集团 胡兰成 
描述:三三文學集團,張愛玲,胡蘭成,朱西甯,《《聯合報》,《中國時報》,鄉土文學論戰 創刊於一九七七年的《三三集刊》至一九八一年間,共出版了二十八輯雜誌,原先有意取長江黃河之義,作「江河」,後才改作「三三」。而其「三三」之名從何而來,又有何意涵?在創刊時,就有了解釋: 您若認為『三三』縱排出乾卦,橫排出坤卦,也好 您若認為『三三』嚮往中國文學傳統的「興比賦」,也好 您若認為『三三』想要三達德,也好 或者 您若認為『三三』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故事,也好 您若認為『三三』說的『三位一體』真神的故事,也好 您若認為『三三』說的『三民主義』真理的故事,也好 也許 您若認為『三三』就只是那樣一個『三三』,也好 從這些說法裡,我們可將《三三集刊》視為一帶中國傳統儒士色彩,並融有基督宗教思想和民族主義愛國堅持的團體刊物,而「三三」的意涵當然也被視作「三三文學集團」用來凝聚彼此的「信念」。其間參與編寫《三三集刊》者涵括了當今文壇的重要寫手,如朱天文、朱天心、楊照、林燿德等人,都曾於此留下青澀足跡。 七○年代的台灣,政治上面臨了保釣運動、中日斷交、中美斷交、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在如此動盪多變的社會中,這群想以三千個士匡救中國的青年學子,於胡蘭成、朱西甯的帶領下,加上張愛玲的私淑影響,以一股單純近乎天真的民族主義信念創作,並用自己的方式將文學「介入」社會,如組織合唱團、舉辦校園座談等。因此不論從質、量或日後作家群的成就言,「三三文學集團」都是不容忽視的存在。 誕生於《三三集刊》的作家群,最被一再提及地就是張愛玲(1920~1995)系譜的傳承,與胡蘭成(1907~1981)的點撥,朱西甯(1927~1998)的帶領。第二章將討論形成「三三文學集團」精神與現實的這三人。張愛玲部份,三三作家除了被劃入張派作家外,筆者認為莊宜文的「三三誤讀張愛玲」說法,值得進一步加以闡釋,「誤讀」驗證在張愛玲的世故與三三的故作世故、張愛玲的政治冷感與三三的胸懷大志間的種種「矛盾」,而三三之所以會「選擇」張愛玲,筆者認為除了家學(「爺爺」胡蘭成與父親朱西甯的喜愛)外,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兩者間都顯出一股於時代逐漸隔離的「邊緣性」。張愛玲巔峰之作大多於當時陷日的上海完成,在整個大中國為抗戰而顯得生死存亡之際,張氏筆下倒是與「社會政治現實」保持了相當距離,自行演譯屬於她觀察出的「人生現實」,男女歡愛的權力算計絕不比烽火連天的戰爭遜色,但對比於當時大環境以五四運動所帶起的風潮為「正統」看,張愛玲無疑是自覺性地自我邊緣化。 三三基本立場與政治信仰雖與當時國民黨相近,但其間倒也不該是一句「政治正確」就可帶過。他們在文中口乾舌躁說了又說的理想抱負,其實抵不過當時回歸台灣本土關懷的發展,因此《三三集刊》的存在,毋寧更像是一面臨「邊緣化」的文學社團,心有不甘做出的「掙扎」產物,一種自身價值即將被取代的「焦慮」展現;因此他們需要時時賦與自身「正統」。筆者認為張愛玲與三三文學集團所處的時代「邊緣性」,方才是兩者間最大的引力所在。而朱天文在九○年代出版的《花憶前身》裡,亦曾對當年的這些文學因緣,做了相當程度的回顧,細數胡蘭成與朱家、三三間的交遊,文中時時可見胡蘭成學說之於朱天文的意義,對比於集刊中大量介紹的胡蘭成學說,亦顯出胡說之於三三作家群「前世今生」的龐大影響。而較於張、胡兩人帶有傳奇色彩的地位,朱西甯於三三的影響是實質且更為生活化的,他像是三三大觀園的「供養者」,以文學前輩之姿,引領指導這群三三少年。所以回溯張愛玲、胡蘭成、朱西甯對《三三集刊》及「三三文學集團」的影響,是本論文第二章之架構。 三三既為一文學性社團,自當有因群聚而生的「集團性」,於第三章中,筆者就閱讀集刊所得,分別從集團組織、創作動機、文體、文風四方面,歸納出三三所舉辦過之活動,擬陰性聲腔下的陽性思想,吟詠山川日月的「天氣報告體」、張愛玲風格之延續,為其集團性。第一節中將簡介集團除刊物外,尚舉辦過的活動與組織。第二節中的「擬陰性聲腔下的陽性思想」,立論於三三人筆下雖多寫男女情愛,但其實心中真正記掛的卻是家國「大業」,且就胡蘭成學說影響,遠較三三於張愛玲筆法上的「皮相」模仿為大觀之,三三文學集團真正的訴求當為家國論述而非表面所書寫的小兒女情愛而已。第三節則指出,「天氣報告體」批露的其實是書寫此類文章的三三人,自我封閉於想像空間或沉浸於少年多愁易感情懷的「困境」,眼前所見的日月山川,指涉的往往是未曾謀面的「中國」,這種以近思遠的文體除了是三三人「在場的不在場」(此指其眼見的明明是台灣風土,比附的卻常是大陸山水言)位置外,還牽涉了其「中國」何指的矛盾。第四節再論張愛玲對三三的影響,除了第二章中的文學因緣外,尚有文字的造詞用法乃至人情世故的態度傳承,筆者認為當時最神似張氏的,首推集刊成員袁瓊瓊。此為論文第三章之議題分佈。 第四章則論及,當時開始於文壇展露頭角的三三作家群,在《聯合報》和《中國時報》兩大報中,發表作品與獲得文學獎;其中值得觀察的是,文學獎的評審,有部份是其父執輩作家,以民國六十五年的《聯合報》小說獎為例,共有朱西甯、林海音、林懷民、尉天驄、彭歌、顏元叔、駱學良七位評審,當屆文學獎得主於同年的九月十六日公佈,上榜者共十四名(第一獎從缺;第二獎:丁亞民<冬祭>、蔣曉雲<掉傘天>;第三獎:黃文鴻<況情>、朱天文<喬太守新記>;佳作:七等生<大榕樹>、馬叔禮<四秒鐘>、蔣家語<關山今夜月>、小赫<功在杏林>、千華<生日蛋糕>、鄭清文<故里人歸>、朱天心<天涼好個秋>、黃鳳櫻<小喇叭手>、蔡士迅<凶煞>、曾台生<我愛博士>) ;其中朱天文與朱天心在其父朱西甯任評審下獲獎,此現象雖非舞弊(從日後朱氏姐妹的文學成就,應可證明朱西甯的選才眼光),卻值得從文學家庭的生成,與文壇的權力掌握乃至「典範」的發生討論之,因此筆者從七○年代始創的兩大報文學獎,來觀察三三作家群在當時參與文壇的程度 ,並試圖從兩大報評審結構與徵獎訴求,探討「三三文學集團」與主流文壇勢力的結合。此外,由馬來西亞來台僑生組成的神州社,是最常被拿來與三三相提並論的文學社團,其間的同與異,筆者將以一節的篇幅探討。 第五章,在七○年代的台灣文學史上,鄉土文學論戰的這個言說場域,三三群士亦未缺席,不管是被迫應戰或只是聲明為文學而文學的理想 ,這群青年作家們展現了某種理念,這當是值得深究的一個論題。當年他們的堅持對比於現今,有些作家早已「轉向」、有些作家自諷當年的「政治不正確」,但我們要問:為什麼在那時,會有這樣一群知識份子,如此看待鄉土文學?他們當時的「信仰」是什麼?七○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是一關鍵在於「鄉土」何指的各自表述論爭。以中國文化正統自居的三三文學集團,自也未能免於這場意識型態的衝撞,集團鮮明的背景和文化信仰,也為他們標出了論戰中所處的位置,故筆者選擇以一九七七至一九八一年間所出版的二十八輯《三三集刊》為文本,試圖深究三三文學集團,除了當年朱西甯曾就「民族文化的忠誠度和精純度」 來質疑鄉土文藝外,可有其他的見解?以及三三文學集團自解的「鄉土」定義又和其所反對的「偽鄉土文學」間的落差為何? 於是在論述的過程,我們可得出三三文學集團對鄉土文學的態度有以下幾點:一、先將所謂的鄉土文學分為真/偽,而其分別標準多以「愛政府與否」為主。接著,揭露政府偏頗處或描寫社會黑暗面的作品,就被三三歸為可能有顛覆政府的「野心」,遂貼上「工農兵文藝」的標誌,且有與中共唱和的嫌疑。二、就文藝美學的層面上,提倡更接近人性,「好的反共文學」(如張愛玲的《秧歌》、《赤地之戀》,凌耿的《天讎》),反對制式的反共八股。但就三三文學集團推為反共佳作的這三本書看,其「下場」不是未獲當局重視,就是《天讎》的不得再版,於此就顯出三三文學集團與當時的文藝政策間也有所矛盾與縫隙。三、提出所有有「土性」的文學,皆為鄉土文學,所以消解了「鄉土文學」意義的特殊性,並且試圖將鄉愁文學、反共文學置入「鄉土文學」的範疇內。而在如此定義下,鄉土文學可能會成為三三文學集團所解釋的,普遍而無特殊性的「鄉土」。 此外,三三文學集團於鄉土文學論戰中的位置到底為何?筆者以中國民族主義(此文中即以三三文學集團為例)、現代主義派和鄉土文學派為論爭場域內的三方,一一討論彼此間的權力拉鋸。最後筆者認為在論爭中,位於中國邊陲的台灣,其實身處的是一種「異境」的角色,或者說在地理位置上是中國邊境的台灣,於歷史時間上是被排除在外的「異境」,它存在卻無從於中國歷史內被正視言說,於是,「鄉土」就成了一種想像的「異質空間」。 結論部份,在相關討論與資料呈現後,希望能將「三三文學集團」於七○年代的台灣文學史位置標出,並且在附錄部份加上《三三集刊》重要作家朱天心訪問稿,讓他們帶領讀者重回三三青春多美好的年代。
「只是朱颜改」:1960至1970年代台大外文系改革之於台湾外文系的生成构作
作者:刘羿宏  学位年度:2012-01-01 学位授予单位:国立中央大学 关键词:外文系 中西对立结构 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台大外文系 朱立民 比较文学研究在台湾 颜元叔 美国文化/学院现代性 中美关系 
描述:本論文試圖重新思考外文學門(尤以英美文學為主)在台灣的知識狀況,以複雜化一般對「外文系」的平面認識:一方面被簡化成訓練英語的工具化科系,另一方面則常被批評為西方文化與文學的代理人。為了歷史化並問題化「外文系」,本論文以發生於一九六六至一九七五年間,由朱立民教授與顏元叔教授主導之台大外文系「朱顏改」為分析對象,不只因為「朱顏改」是當今外文系之知識形構基礎,更因其顯影出外文系內部如何隨著客觀政治條件而調整自身。一九六O年代,因著美國政治文化勢力於台灣之佈局,「朱顏改」顯示了台大外文系如何以美國大學英文系作為自身的(唯一)參照對象;至一九七O年代初期,當中華民國政府國際地位備受威脅,「朱顏改」隨之(偶然地)改變策略,在外文系課程中加重中國古典文學比例,遂促成比較文學研究在台灣的興起。本論文以朱立民教授對比較文學研究在台灣之描述:「我們只有中國與西方」,進一步指出「中國 vs. 西方」之二元對立結構,作用於、且架構了外文系的知識生產。在此結構中,「我們卅中國」只看見「我們」以及值得參照之對象:「西方」;於是,無論是一九六O年代仿效美國大學英文系,或一九七O年代重視中國傳統文化與文學,皆落入此同一結構中。換句話說,因著客觀條件轉變,儘管「朱顏改」前期看似「崇洋媚外」而後期看似「愛國心切」,實則於「中國 vs. 西方」之結構中辯證地合而為一。為脈絡化此「中西對立」結構,本論文以兩個歷史時刻──一九九O年代台灣外文系當時的知識生產與一九四O年代中國的新文學概念──作為切入點,期能以歷史化作為方法,指出外文系知識狀況由來已久的問題,更提示中西二元對立結構如何系統地構築了當今知識狀況,致使「我們」的參照對象總是指向「西方」以便向之學習並與之抗衡。最後,本論文以聞一多於一九四O年代企圖超越「中西對立」的論述為思想資源,試圖再啟動重新思考──甚或重構──外文系與文學研究的契機與空間。
上页 1 下页  跳转至:第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