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专家 纪念场所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一套“最得知人论世之义”的个人系列编年史——评《新编明人年谱丛刊》
作者: 黄仁生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年谱  李东阳  王世贞  祝允明  谱主  杨士奇  编年史  知识分子  明代文学研究  台阁体 
描述:一套“最得知人论世之义”的个人系列编年史——评《新编明人年谱丛刊》
《四库总目》茶陵派批评中需要矫正的几种观念
作者: 何宗美  来源:阅江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库总目  茶陵派批评  台阁体说  钱谦益 
描述:台阁体为明代文学之正统即"台阁正统"说,是《总目》明代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思想。台阁正统说,对明初以来直到明中期的文学坚持的是从宋濂到"三杨"再到李东阳的文学中心论,依此脉络在《四库全书》明人别集
时运交移 质文代变:茶陵派与台阁体社会环境之比较
作者: 司马周  来源:作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陵派  异同  社会环境  台阁体 
描述:李东阳领导的茶陵派与三杨为代表台阁体两个文坛流派在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成为了学术界的一宗公案。本文以两派的社会环境为立足点,通过比较,研究两派之所以有着趋同与变异的社会原因。
从状元文风看明代台阁体的兴衰演变
作者: 陈文新 郭皓政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衰演变  状元文风  翰林院  明代  台阁体 
描述:状元至明代始成定制。状元及第后主要供职于翰林院,并以进入内阁为目标,状元文风与台阁体之间因而关系密切。从永乐到弘治年间,这是台阁体的黄金时代。大体说来,洪武年间是台阁体的准备期,状元吴伯宗便是一位
李东阳散文研究
作者: 张晓利  来源:兰州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记体文  墓碑文  李东阳  唐宋派  序体文  台阁体 
描述:李东阳是明代前期文章正宗的代表人物之一,《明史》本传也说李东阳是“文章领袖”,他在明代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上当了当了四十多年的领袖,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多从诗歌、文学理论、生平事迹、著述版本、茶陵派成员的界定、与七子关系等方面对李东阳进行研究。散文占李东阳作品相当大的一部分,记录了其生平思想、文学创作、以及交游等情况,但研究者却少有涉及。本文就其散文创作,从四个方面进行逐一论述。一、李东阳散文研究综述(绪论)。对八十年代以来针对李东阳散文的研究作一整体的概述,评述李东阳散文研究的现状及意义,并对其研究的侧重点
明代洪武至正德年间的翰林院与文学
作者: 郑礼炬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馆阁文学  儒家思想  翰林院  李东阳  台阁体 
描述:纯粹的馆阁作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明初一大批作家对建立本朝的翰林馆阁文学进行理论探索,形成一定的共识,经过创作实践,逐渐出现了所谓“台阁体”的雏形。在诗歌创作上,数派并存的明初诗坛逐渐确立以《唐诗品汇
李东阳与台阁体
作者: 薛泉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东阳  山林体  台阁体 
描述:李东阳从内容、功能、艺术风貌、文体分类等层面,较为全面、客观地探讨了台阁体的文体特征。李东阳对“三杨”台阁体推崇有加,既有沿袭,又有革新,且前者有甚于后者。就革新方面言之,李东阳引山林体文风入台阁
论明代李东阳的书法艺术
作者: 张金梁  来源:中华书画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子少傅  西涯  明初  太子少师  太子少保  内阁成员  邵宝  怀素  品官  台阁体 
描述:少傅甚至少保、少师、少傅等衔的朝廷大员,从而使内阁成员成为了真正的朝廷相宰。此时的文化艺术,也随着皇帝的好恶及内阁成员们的风格特点而形成风气。"八股文"科举学业之外的诗坛、书坛都出现了"台阁体",成为当时朝野上下趋之若鹜的时尚。弘治之后,李东阳
在意不在形——李东阳的书法观
作者: 张朝阳  来源:书法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涯  怀麓堂诗话  怀麓堂集  行草书  占籍  李淳  八十四  李长  李东阳集  台阁体 
描述:二十年,卒赠太师,谥文正(图一)。著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等。一父教恩宠一神童李东阳父亲李淳:“茶陵人,号憩庵,精楷书。尝衍永字八法,变化三十二势,及结构八十四例,并为著论。景泰间上之。”1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藏李东阳帖石
作者: 张云燕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刻帖  个人情感  书风  李应桢  吴宽  明初  徐有贞  明中期  吴门书派  台阁体 
描述:明中期书法的衍变和发展是以“过渡”为主旋律的。成化、弘治、正德几朝的书家们开始自觉地摆脱明初“台阁体”书法的束缚,转向以抒发个人情感为目的的创作,并最终形成了以吴门书派为主体、代表文人审美趣味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