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专家 纪念场所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名人研究 (8)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0(2)
2009(1)
2007(1)
2006(1)
1997(1)
1987(1)
按来源分组
光明日报(2)
中国文学研究(1)
美文(上半月)(1)
紫禁城(1)
史志学刊(1)
美术(1)
中国典籍与文化(1)
相关搜索词
一套“最得知人论世之义”的个人系列编年史——评《新编明人年谱丛刊》
作者: 黄仁生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年谱  李东阳  王世贞  祝允明  谱主  杨士奇  编年史  知识分子  明代文学研究  台阁体 
描述:一套“最得知人论世之义”的个人系列编年史——评《新编明人年谱丛刊》
由文人雅集图向官员雅集图的成功转换:析明代《杏园雅集图》中的转换元素
作者: 付阳华  来源:美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杏园  石屏  肖像性  文人雅集  西园雅集  转换  元素  明代  杨士奇  官员 
描述:《杏园雅集图》是绘制于明正统年间的一幅具有肖像性质的雅集图。据明正统年间阁臣杨荣的《文敏集》、杨士奇的《东里续集》以及嘉靖年间阁臣李东阳的《怀麓堂集》记载,这幅画由宫廷画家谢环绘制,画卷绘于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的农历三月初一,时值阁臣们的沐休假期;图中人物为杨士奇、杨荣、王直、杨溥、王英、钱习礼、周述、李时勉、陈循9位朝中大臣以及画家谢环;雅集的地点是杨荣的府邸——杏园;雅集之后,图卷摹写多本分藏于雅集诸官员之手以为纪念。
李东阳与茶陵派
作者: 薛泉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四库馆臣  文学流派  乾隆年间  李东阳  庐陵  东江  杨士奇  艺苑卮言  领袖人物  茶陵 
描述:本报讯6月6日上午,郭勇义校长与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我校客座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李东阳教授进行了会谈,讨论了在教学与科研方面进一步融合的相关事宜,尤其对于我校与阿尔伯塔大学进行交流生互访、教师及研究生学术访问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详细沟通。参加会谈的还有教务处处长闫献国、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办公
“前七子”的“诗变”观
作者: 方锡球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诗歌形式  盛唐诗歌  前七子  李东阳  天地之气  格调论  诗学观  杨士奇  唐诗学  唐诗研究 
描述:4城市商贸这一段,从城门楼到卷尾(9-8、9-9)。城门楼是全画的第二个高潮,也是张泽端精心设计精心描绘的,它是宋代典型的四阿殿阁式平座建筑,直接“坐”在城门之上。石条、钩阑、平座铺作、柱头铺作、柱间铺作、转角铺作、踏道、额、板门、棂、户、腰串、立颊、象眼、匾额、心柱等土、石、木建筑部件的形制一目了
杨士奇与李东阳从政理念之比较研究
作者: 孙贤坤  来源:史志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走向  李东阳  杨士奇  从政理念 
描述:明初四朝重臣杨士奇刚正不阿,与人为善,补益时弊,在"仁宣之治"的形成中功不可没。其后的李东阳,恪尽职守,积极进谏,辅佐明孝宗开"弘治中兴"之局,在武宗朝审时度势,委曲圆融,心怀天下。他们二人的从政理念虽有不同,但多利于时局,对明前中期的政治风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醉时翻作醒时看:记孤臣李东阳
作者: 熊召政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顾命大臣  控制权  内阁  刘健  司礼监  李东阳  皇帝  杨士奇  首辅  太监 
描述:一孝宗驾崩前的紧急召见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六的下午,内阁辅臣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被太监李荣叫到乾清宫。此时,孝宗皇帝躺在乾清宫的病榻上,已是气息奄奄。见三位大臣
醉时翻作醒时看:记孤臣李东阳
作者: 熊召政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内阁  宪宗  刘健  司礼监  李东阳  皇帝  杨士奇  首辅  太监  文官集团 
描述:孝宗驾崩前的紧急召见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初六的下午,内阁辅臣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被太监李荣叫到乾清宫。此时,孝宗皇帝躺在乾清宫的病榻上,已是气
李东阳的散文与明代前期的文化思潮
作者: 周寅宾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宋散文  明代前期  科举制度  吴宽  李东阳  文化思潮  杨士奇  宋代理学  宋濂  赠序 
描述: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明代散文的研究,特别是对宋濂以后、归有光以前这一时期的散文的研究,注意得不够。宋濂死于洪武十四年(1381),到归有光弱冠尽通古文的嘉靖四年(1525)相隔一百四十多年,占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一半。在这么长的时间中,难道没有比较重要的散文作家吗?清初黄宗羲在《明文案序下》中说:“有明文章正宗,盖未尝一日而亡也。自宋(宋濂)、方(方孝孺)以后,东里(杨士奇)、春雨(解缙)继之,一时庙堂之上,皆质有其
上页 1 下页  跳转至:第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