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专家 纪念场所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前七子与李东阳交恶论
作者: 薛泉  来源: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前七子  李东阳  交恶 
描述:七子与李东阳交恶,经历了一个由摩擦至对立的过程。主要由于双方文学审美观念、人格特征之差异,以及明人矫激意识、明代主流学术转向等多种因素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前七子与李东阳交恶,开明代中后期以文学党同伐异风气之先,对明中后期文学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试论李东阳的文学传播意识
作者: 薛泉  来源: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穆叔语:"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言"就流露出一定的文章传播意识。曹丕《典论·论文》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此处所谓文章,尽管涵盖不少非文学因素,但不妨碍文学作品
[0图]李东阳评传
作者: 尚永亮 薛泉  来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李东阳 
描述:本书对明代中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李东阳一生及他所开创的茶陵诗派进行评价。
[0图]李东阳与茶陵派研究
作者: 薛泉  来源: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1447  人物研究  李东阳  1516 
描述:本书精心选择李东阳研究中的五个薄弱问题——政治心态与文化品格、文学思想、与茶陵派成员交游、与前七子之关系、诗文的传播与接受,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一、政治心态与文化品格。从仕宦意识、忧患意识、吏隐矛盾等几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挖掘李东阳独特、复杂的政治心态。二、文学思想。李东阳文学思想内涵丰富,是其回复诗歌审美艺术的结晶。文体辨析、复古通变、中和言情是其文学思想的三大亮点。三、与茶陵派成员的交游。反驳了茶陵派形成上限的两种观点,将其考定于成化九年(1473)左右。勾勒出李东阳……
[0图]李东阳研究:以政治心态、文学思想为核心
作者: 薛泉  来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1447  人物研究  李东阳  1516 
描述:1109030507
[0图]李东阳论稿
作者: 薛泉  来源: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李东阳论稿
[0图]溟南敝帚集
作者: 薛泉  来源: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典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  文集 
描述:本书所录小文,皆为公开发表之作。此次结集,是作者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一次小结。作者自谦学识浅陋,创新极其难为,所谓研究多半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创见甚少。即便如此,仍是作者学术生涯的一段记录,故尚存“自珍”之意。
[0图]明中后期文学流派与文风演化
作者: 薛泉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典文学研究  中国  明代 
描述:本书对明中后期纷纭繁杂的文学流派及其发展态势有相当的体察,对文风之因革嬗变及其规律也有较为深细的把握。作者还进一步对若干重要问题提出独到见解。如明确认为李东阳茶陵派为明代中后期文学复古的起点,从而改变了论者多以前七子为起点的传统看法;在探析七子派复古文学主张的成因时,指出其理论之形成,从政治层面说是郎署文学意识的觉醒与人格意识的彰显,从文学层面看则是文学审美特质的寻复与文学传统的再续等等。本书观点比较新颖,有一定可读性。
李东阳与茶陵派
作者: 薛泉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四库馆臣  文学流派  乾隆年间  李东阳  庐陵  东江  杨士奇  艺苑卮言  领袖人物  茶陵 
描述:本报讯6月6日上午,郭勇义校长与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我校客座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李东阳教授进行了会谈,讨论了在教学与科研方面进一步融合的相关事宜,尤其对于我校与阿尔伯塔大学进行交流生互访、教师及研究生学术访问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详细沟通。参加会谈的还有教务处处长闫献国、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办公
李东阳与台阁体
作者: 薛泉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东阳  山林体  台阁体 
描述:李东阳从内容、功能、艺术风貌、文体分类等层面,较为全面、客观地探讨了台阁体的文体特征。李东阳对“三杨”台阁体推崇有加,既有沿袭,又有革新,且前者有甚于后者。就革新方面言之,李东阳引山林体文风入台阁体,试图调和二者,以纠台阁体末流之弊,虽收到一定效果,但最终未能挽救其覆亡之运。尽管如此,李东阳改革文风的发轫之功,仍不可磨灭。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