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专家 纪念场所
栏目导航
  株洲名人   (51)
  当代名人   (12)
  近现代名人   (28)
  古代名人   (11)
  名人研究   (19273)
  古代名人   (4382)
  明代   (1753)
  清代   (262)
  唐代   (60)
  元代   (11)
  近代名人   (7261)
  当代名人   (5544)
  图片集锦   (26)
  当代名人   (0)
  近现代名人   (0)
  古代名人   (4)
  影像中心   (17)
  地方视频   (2)
  访谈讲座   (4)
  人物风采   (11)
  当代名人   (0)
  近现代名人   (0)
  古代名人   (0)
《大历十才子诗选》小议
作者:蒋寅  年份期号: 1992-第4期 刊名:咸宁学院学报 关键词:注者 小议 汴州 南巴 大历十才子 鸥鸟 第三声 司空曙 选诗 吉州 
描述:选诗之难,李东阳《麓堂诗话》已言之:“选诗诚难,必识足以兼诸家者,乃能选诸家;识足以兼一代者,乃能选一代。”注诗之难,历代注家于可注书之例言中更是深致感慨,不待赘举。然而今人却似极视选诗注诗为易事,评选笺注之本纷纷俱出。信手翻览贤,每有竽滥之甚者,疏误不胜指摘。近阅陕西人民出版社《大历十才子诗选》,堪当其中翘楚。
《四库总目》茶陵派批评中需要矫正的几种观念
作者:何宗美  年份期号: 2013-第6期 刊名:阅江学刊 关键词:四库总目 茶陵派批评 台阁体说 钱谦益 
描述:以台阁体为明代文学之正统即"台阁正统"说,是《总目》明代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思想。台阁正统说,对明初以来直到明中期的文学坚持的是从宋濂到"三杨"再到李东阳的文学中心论,依此脉络在《四库全书》明人别集及提要所构建的明代文学体系中,台阁体中心以外的作家就不可避免地被四库馆臣作了淡化和边缘化的处理。《四库全书总目》虽然称茶陵为"派",但并不把茶陵派看作一个独具创作风格的文学流派,而是把它归入台阁体在后三杨时代的一种代表。茶陵派归属台阁体之说,其可取之处是注意到了该派多数作家所共具的艺术风格及其渊源,但其缺憾和问题
《吴宽生年辨正》补遗
作者:谭庄  年份期号: 2011-第6期 刊名:书品 关键词:《书品》 《生日》 墓志铭 吴宽 补遗 辨正 生年 《吴都文粹续集》 
描述:《书品》2011年第4辑所刊左鹏《吴宽生年辨正》一文,根据《匏翁家藏集》所载吴宽《次前韵自寿》、《答济之次前韵》、《生日》、《踏莎行·癸亥岁除自寿》诸作,以及《姑苏志》、《怀麓堂续稿》、《吴都文粹续集》所载李东阳《明故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赠太子太保谥文定吴公墓志铭》(即吴宽墓志铭)
《五石斋文史札记》(三十一)
作者:邓之诚 邓瑞  年份期号: 2009-第2期 刊名:中国典籍与文化 关键词:校中 张东荪 下午 月初 康熙 刻本 大风 札记 腊月 研究生 
描述:(1950年10月12日———1951年4月24日)十月十二日十一月二十一日星二晴陆志韦来,以李东阳书《醉翁亭记》见示,似不甚伪。十月十三日十一月二十二日星三阴下午晴以弘旺《元功名臣录》、《漫录评正》、宝训堂本《昭明太子集》、潘是仁刻本《断肠集》、莫友芝校本《稼轩集》、抄存《魏默深稿本诗比兴笺》、钞本《酌中志》、嘉靖本《救急良方》,共八种,交聂崇岐讬卖,以康熙刻本《林和靖集》赠之。十月十五日十一月二十四日星五晴有风甚寒晨,张东荪来,久谈。今日予初度,受儿女、外孙拜贺,为予具馔,招王钟翰来共饮。关先生回家,
“起承转合”之说的源流
作者:张晓伟  年份期号: 2015-第4期 刊名:文艺理论研究 关键词:起承转合 源流 训蒙之法 
描述:律诗四联“起承转合”之说,就现存文献来看始于元代的杨载、范梈两家。杨载主要是总结唐宋时期对律诗四联的论说,略参己见。范梈的论说可能具有宋末江西乡邦诗学的背景。范梈主张起承转合不仅可用于近体诗还可用于一切文学,他对诗歌中的起承转合也提出了自己的标准。明清人说到起承转合,一般引用的是范梈而不是杨载。明清人对起承转合有赞成和反对两派。明代复古派对起承转合之说有相当的接受,清初的徐增、王士禛则站在自己的诗学立场上,对起承转合有新的发挥。明清人更多的还是批评起承转合,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先肇其端,清代冯班、吴乔,对
“芳草晴烟已满城”——李东阳《重经西涯》赏析
作者:朱永平  年份期号: 1993-第10期 刊名:中文自修
描述:“芳草晴烟已满城”——李东阳《重经西涯》赏析
“太音一绝凭谁续 古道千钧合自担”:试论杨一清诗歌的自担精神
作者:殷守刚 冯良方  年份期号: 2011-第1期 刊名: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关键词:杨一清 底柱 自担精神 
描述:杨一清是明朝中期著名诗人,在当时与李东阳齐名,同时他也是一个较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生逢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由于接受的是系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在走上仕途之后,他便把匡扶社稷、拯国家于危难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并始终坚定不移地实践着这一理想。在实践其理想的过程中,杨一清百折不挠,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一种人格品质也感染了他的诗歌,他屡次在诗歌中吟唱那种"舍我其谁"的自担精神。"底柱"这一意象屡次被其诗歌采用,并被赋予了极高的人格品质,完全成了杨一清的人格化身,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个儒吏的精神特质。
“二李”恩怨与李梦阳的诗论演变
作者:鲍乐  年份期号: 2007-第4期 刊名:中文自学指导 关键词:关系 诗论 李东阳 李梦阳 
描述:关于明代"茶陵派"代表人物李东阳与"前七子"代表人物李梦阳之间的关系,现在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而通过对二人文集和其他相关史料的钩稽梳理,还原二人关系的大致历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二李关系由佳转恶对李梦阳诗论转变的影响。
“习隐渐成癖,谁当恋冠缨”―李东阳的思乡归隐情怀
作者:郭瑞林  年份期号: 2006-第2期 刊名:龙岩学院学报 关键词:归隐 平民意识 文化传统 李东阳 思乡 
描述:明代前期的李东阳既是成化、弘治年间的文坛泰斗,又是弘治、正德年间政坛的内阁重臣。但因他曾与刘瑾同朝共事近五年,于是也就成了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指责他“依阿”刘瑾,有人指责他贪恋禄位。实际上李东阳是旧时宰辅大臣中不多见的淡于名利、不慕荣华的人。因为家庭出身的关系,也由于个人的特定习性、心理,以及身体的原因,使他具有深挚的思乡情结和归隐情结,“习隐渐成癖,谁当恋冠缨”也就成了他的心声。
“习隐浙成癖,谁当恋冠缨”——李东阳的思乡归隐情怀
作者:郭瑞林  年份期号: 2006-第2期 刊名:龙岩学院学报 关键词:归隐 平民意识 文化传统 李东阳 思乡 
描述:明代前期的孛东阳既是成化、弘治年问的文坛泰斗,又是弘治、正德年间政坛的内阁重臣。但因他曾与刘瑾同朝共事近五年,于是也就成了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指责他“依阿”刘瑾,有人指责他贪恋禄住。实际上孛东阳是旧时宰辅大臣中不多见的淡于名利、不慕荣华的人。因为家庭出身的关系,也由于个人的特定习性、心理。以及身体的原因,使他具有深挚的思乡情蛄和归隐情蛄。“习隐渐成癣。谁当恋冠缨”也就成了他的心声。
首页 上页 1 2 3 ... 28 29 3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