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专家 纪念场所

“锐利的巧思”:读晚明小品随感

最后更新:2018年07月29日 06:00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王恺 

【关键词】 明朝晚期 人生哲理 构思 对抗性特征 写作技巧 幽默 小品 机智

【期刊名】名作欣赏

【内容提要】“幽默”(humor)与“机智”(wit,有人译为巧智,或智慧)皆非中国本土文化用语,前者已被大家普遍接受,后者虽间或有人提及,但作为一个文学术语似已被前者所淹没,而几乎被人们忘却。“机智”这个被视为英国土产的术语,包括诸如才智、理智等基本义项,同时也兼指诸如口才机敏、妙于应答,以及谐趣横生、充满情趣的谈吐、文字乃至人品文风等。在西方,这个术语受到重视,恰恰是与莎士比亚时代人文主义风气兴起有关。蒲柏在《批评论》中曾为“机智”下了一个颇为权威的定义:“所思虽常有,妙笔则空前”(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第一卷第八○六页)。换言之,“机智”正是精思巧想,令人拍案叫绝。从而让人压根就无从想到会是这样,然而转念一想却又顿生感慨,转而叹息,真是难为他如何想得出。于是自然高妙、超绝常想便成了“机智”的代名词。因此,英国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德莱顿便认为“机智是锐利的巧思(Conceit)”(转引自《西洋文学批评史》颜元叔译本)。应该说是一个比较精当的概括。当年德莱顿还将这一概念从戏剧理论研究拓展到了对整个社交趣味和上流文人风尚的评论,使之成为一种时尚和文人之间相互识别的文化品格标识。锐利的巧思,风趣的谈吐,适度的夸...

【年份】2018-07

【ISSN号】1006-0189

【页码】93-95

【期号】第2期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全文挂接】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